学院在第八届全国“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课模设计大赛再创佳绩石大获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一项

发布时间:2025-08-06发布人:李文轩浏览次数:256

  8月2日,第八届全国“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课模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第五届全国高校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及化工学科发展研讨会于四川大学大学落下帷幕。学院“氧到氢除”、“星际陆战队”、“膜法师队”和“紧密离子队”团队获得全国一等奖,“牛牛牛马队”获得全国二等奖。

第八届全国“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大学生课模设计大赛由中国化工学会主办,四川大学承办。竞赛于2025年5月至8月举办,共有来自25个省市自治区、80所高等院校、430支队伍报名参加,经过专家初评、终评和会议评审等程序,评出作品奖项133项(一等奖24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65项),优秀案例奖2项,优秀动画奖2项,最佳组织奖8所学校,优秀指导教师8名。本次比赛我校共有六支队伍参赛,获得四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指导教师刘会娥获评优秀指导教师,我校获奖数量达到历史最多,质量达到历史最好,同时郑智硕等组成的“氧到氢除”获奖排名达到学校本项赛事历届最高,实现了新的突破。该团队由能源化学工程专业2022级郑智硕、詹宇程、马晨、李煜龙组成,作品名称为“使用发热材料的丙烷脱氢固定床反应器的建模与分析”,该作品基于科莱恩公司的新型发热材料能够消耗丙烷脱氢过程产生的氢气和平衡反应器中的温度分布等特点,通过MATLAB求解不同模型的床层温度、脱氢速率和丙烯浓度随管长分布图,并计算其能耗和碳排放差异,使用COMSOL计算丙烷脱氢反应器内有无HGM所造成的反应器中的丙烯浓度场、温度场差异,最后得出HGM用于丙烷脱氢过程的优越性。

通过比赛,同学们不但加深了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更锤炼了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大家在对作品不断的改进中持续提升个人能力,除了学习到课程外的知识,还磨炼了坚韧的毅力,是对个人自我塑造的全面提升。

据悉,本比赛旨在推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新工科”建设,提高化工类核心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对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程度,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强化理解和应用化学反应工程理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并为我国化学反应工程教学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可选素材。

第八届全国“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课模设计大赛石大学生获奖情况

团队名称

学生姓名

获奖类型

指导教师

氧到氢除

郑智硕、詹宇程、
马晨、李煜龙

一等奖

刘会娥、白鹏

星际陆战队

杨嘉凝、杨嘉诚、
张雨萱、史代奎

一等奖

丁传芹、刘会娥

膜法师队

张雨欣、李志浩、
赵万阳、徐晓晴

一等奖

刘会娥

紧密离子队

何祖媚、郭映辰、
黄克斌、马羽

一等奖

刘会娥、丁传芹

牛牛牛马队

何静、焦慧慧、
武宸曦

二等奖

刘会娥、丁传芹

全国“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课模设计大赛网页:http://i-chemreaeng.scu.edu.cn/

全国“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课模设计大赛作品链接:“氧到氢除”: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htFzuEZt/?spm_id_from=333.1387.homepage.video_card.click&vd_source=2e2537970ee71985e9234e6cb12548ea

【作者:郑智硕、刘会娥   审核: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