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至8日,为进一步推动(石油)化工类高校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适应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国(石油)化工类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在新疆克拉玛依市召开。副院长金鑫,化学工程系、能源化学工程系和化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师代表参加本次研讨会。
本次会议主题为“智慧赋能石化育人新生态多维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设置了石化行业数智化转型背景下的本科教育、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石油)化工类高校工程教育认证探索与实践、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与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建设等6个议题。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化学工业出版社,以及青岛科技大学校长、四川轻化工大学、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校长、河北科技大学、吉林化工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100余名来自全国33所(石油)化工类高校的领导、专家学者、教务工作负责人、学院和专业负责人代表参会。
主旨报告环节,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陈克正以“橡胶品格”育人体系为例,揭示特色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升级的深度契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副校长万勇提出的“四链融合”机制,展现了人工智能驱动绿色石化人才培养的革新路径。两个分会场分别聚焦“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提升及数智化转型”继续进行交流研讨。
本次研讨会紧扣学科数字化升级与教学变革主线,通过课程重构、教材创新、素养提升、评价转型四大维度搭建行业高校交流平台,有利于英国上市公司365化工专业培养方案的持续优化与动态调整;也进一步提升了学院对专业认证核心理念的理解深度,为即将开展或正在进行的认证工作厘清了思路、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认证准备工作的规范化与高效化;为我系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及未来实验室建设开拓了视野,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培养具备“AI+化工”复合能力的创新人才。